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病逝,享年91岁。为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马克思主义学院于6月1日组织开展了“缅怀功臣,忆杂交水稻之父”主题团课。

此次主题团课由团支书刘硕主持,她围绕着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历程、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以及世界人民对袁隆平院士的追悼三个方面展开讲解。
“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则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5亿人口。那都是一个个生命啊!”这句袁隆平院士常挂在嘴边的计算公式,他一直在努力践行着。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院士去世当天,这首由他亲自作词、90后音乐人杨柠豪作曲的《我有一个梦》再次被众人唱响。朴实的歌词,以诚恳、温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有关成长与梦想的故事、一个将一生献给土地只为坚守一个梦想的故事。

通过本次主题团课,同学们了解到了许多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深刻领悟到缅怀袁隆平院士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爱粮节粮的良好风尚。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我们要牢记袁隆平院士的叮嘱——“好好吃饭,好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