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追思先烈,传承精神。3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以辩论为媒,在理论大讲堂开展了一场关于“新时代青年使命”的思想盛宴!作为清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次辩论会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英烈精神”为总纲,旨在通过青年学子的思想交锋,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探索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推动校地共建成果落地生根,为青年学子搭建发声平台。

⭐活动亮点
1.辩题深度:紧扣红色精神与青年使命,两场辩论直击时代命题。
2.全员互动:观众提问、现场投票、纪念品奖励,你的声音也能影响胜负!
3.红色传承:优秀观点将汇编成册,作为陵园红色教育素材,让思想火花永续传递。
⏳辩题聚焦
✨新时代青年的首要使命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奉献”?
正方:青年强则国强,自我成长是奉献社会的基础。
💡青年强则国强,只有通过持续学习、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完善,才能为社会发展储备核心竞争力。个人成长是服务社会的前提,缺乏专业能力与成熟思想的青年难以有效承担社会责任。新时代竞争激烈,青年需适应科技、经济快速变革,优先发展个人能力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正方辩手张鑫凤
反方:时代呼唤担当,青年应以集体利益为先。
💡 时代呼唤担当,青年应主动响应国家与集体的需求,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大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青年价值需在服务集体中体现。牺牲短期个人利益,投身社会事业,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英烈精神的核心是为国为民的奉献,新时代青年需赓续红色血脉,以集体利益为先,延续革命先辈的担当精神。
——反方辩手于茜雯
🌿清明忆英魂,青年话使命。
让我们在辩论中汲取红色力量,在思辨中锚定前行方向!
你的观点,就是新时代的最强音!